来工信发〔2025〕5号
来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来宾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
全市工业和信息化、产业园区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
市工业园区(来宾高新区)、市三江口新区管委,各县(市、区)经济贸易局,各县(市、区)工业园区管委,局机关各科室及直属二层单位:
2025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、产业园区改革工作要点已经领导研究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抓好贯彻落实。
来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来宾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
2025年2月17日
(此件公开发布)
2025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、产业园区改革工作要点
一、总体要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,聚焦建设“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”战略任务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推进新型工业化,深入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,纵深推进产业园区提质提速,加快制造业串珠成链、织链成网、集群发展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工业提质扩量高质量发展,奋力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标任务,打牢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基础。
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,工业投资增长6%,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%。
二、全力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
(一)抢抓一季度工业“开门红”。用好自治区工业经济一季度“32条”政策,“一企一策”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2月中旬100%复产,摸排重点企业生产排产情况,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优化排产计划。配合统计部门开展成本费用调查,提升增加值率水平。力争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5%。
(二)加强运行监测调度。加强产值排全市前100家和新上规工业企业监测调度,盯紧龙头企业、链主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,分级分类服务监测企业,加强企业问题协调解决,促进各行业关键环节企业上下游畅通运行。深入落实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,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运行调度和指导,挖掘增长潜力,增强产业园区对稳增长支撑贡献。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产能利用率监测机制,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。加强规下企业调度服务和样本入库工作,提升规下工业贡献率。
(三)加强政策落地落实。研究吃透国家、自治区政策,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工具,通过培训会、“百场路演”、“面对面、一对一”等形式加大政策宣贯,提高企业知晓度和政策服务精准度,推进惠企资金直达快享。
三、推动制造业项目扩量提质
(四)抓实重大牵引性项目建设。清单化调度推动绿色航煤、镁基新材料、绿色化工循环产业、年产100万吨绿色醇基燃料、年产10万吨整车泛铝件等重大牵引性项目,辐射牵引产业集群发展。组织项目申报重大项目前期周转金,发挥周转金质效加快仙鹤二期建设。
(五)扩充“双百双新”“千企技改”项目库。谋划申报自治区“双百双新”项目30个以上,协调保障要素扶持在库和新入库“双百双新”开竣工。聚焦新旧动能转换,争取设备更新补助、设备更新贷、智能改数转补助等政策支持,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、绿色低碳改造,建设“千企技改”重点项目50个以上,加快规上工业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。
(六)扩量和推动制造业项目。围绕国家“两重”、“两新”政策和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,加强产业链项目谋划和推进;围绕存量企业转型方向,谋划重点技改项目;围绕电解铝、再生铝资源、周边汽车产业配套,谋划建设广西泛铝件先进制造基地;围绕优质白云石资源和汽车轻量化需求,谋划金属镁、氧化镁、铝镁合金等新材料项目;围绕铅锌资源,谋划铅锌基新材料项目;围绕碳酸钙粉体延链及汽车塑料件需求,谋划可降解母粒项目;围绕纸基产业配套,谋划碱、双氧水、助剂等项目。建立新开工、在建、竣工、谋划及储备“四张重点项目清单”,铺排建设重大工业项目250个以上。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加快引进金属新材料、钙基新材料、林木加工等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项目。
四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
(七)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。深化铝锡铜镍铅锌镁锰等金属新材料资源利用,推动飞南资源新能源材料、华锡绿色智能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,15万吨高纯硫酸锰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,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广西泛铝件先进制造基地建设,扩大再生铝规模,建设10万吨整车泛铝件项目,加快铝产业融合协同区内汽车、新能源电动车、新能源电池发展,探索发展轻量化铝镁合金、铜冶炼、镁基新材料、铅锌基新材料等新产业。数字赋能食品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,推动桂福菌、劳德巴赫精酿啤酒等项目建设,发展功能糖、甘蔗饮料、饲料、环保餐具等综合利用产业,深化兴宾区蔗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,培育蔗糖产业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竞赛。
(八)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推动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标志性工程仙鹤一期全部建成投产,加快仙鹤二期、雄富纸业、竹瑞50万吨竹纤维等项目建设。推动存量钙基新材料企业从粉体加工向功能改性产业链延伸,开展次氯酸钙、轻质碳酸镁、氧化镁等新产品市场调研,抢占新赛道,筹备第四届世界碳酸钙产业交流会,力争引进塑料母粒等下游应用产业牵引性项目5个以上,推动新引进项目落地开工和在库项目建设。着力调整林木加工产品结构,重点引进新型板材、饰面板、定制家具、智能家具家装项目,培育2家以上龙头企业。加快绿色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启动化工园区认定工作,推动昊源化工、绿色醇基燃料、绿色航煤、锦鹤双氧水、润鹤纸基高端助剂等项目落地,参加自治区氯碱化工行业招商活动,承接山东、江苏等地产业转移。推动清洁能源电力发展,加强电子信息、现代纺织、生物医药引育,探索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。
五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
(九)加快培育创新载体。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,鼓励企业参与国家、自治区产业创新任务“揭榜挂帅”。组织实施企业自筹经费技术创新项目5项以上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。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,培育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1家、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1个以上。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及产业化,实施突破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、新兴产业培育项目1项、培育推广新产品新技术5项以上。发展首发经济,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开发应用行动,实施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、培育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、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。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,指导和鼓励企业参与产业相关标准制修订,参与第十三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广西赛区活动,力争新增自治区质量标杆1项以上。
(十)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。大力实施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行动,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工作,开展“百场路演”、“供需对接现场会”、“实地观摩”等活动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问诊把脉,促进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,推动企业应转尽转、愿转尽转,发掘智改数转典型案例。对标自治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,重点推动制糖业、铝产业、钙基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改造升级。组织企业参加自治区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、自治区级智能工厂示范企业、数字化车间遴选,培育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。
(十一)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。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,分行业推进铁合金、有色、建材、火力发电、制糖、造纸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,推动锅炉、电机、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,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。构建完善工业绿色制造示范体系,创建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工厂、绿色工业园区,力争新增绿色工厂3家、绿色工业园区1个。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,推进废旧金属、废旧轮胎等综合利用企业项目建设,提升全市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。宣传和推广广西工业节能降碳工艺、技术、装备(产品)推荐目录,引导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利用先进工艺、技术、装备,降低碳排放强度,推进工业绿色化发展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目标。
六、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
(十二)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。组织指导工业龙头企业申报链主型龙头企业,加强龙头企业运行监测,“一企一策”支持链主企业发展,帮助企业增强创新能力、补链强链、开拓市场,支持企业做大做强。动态调整国家级、自治区级、市级三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,实施优质中小企业“筛选建库—诊断指导—对标提升—精准服务—成长评价”工作闭环机制,实现优质企业“清单化”管理,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,力争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、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、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以上。组织指导企业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进阶培育库。
(十三)加大制造业企业扶持发展力度。组织中小企业参加“百场万企”对接和大企业“发榜”中小企业“揭榜”活动,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、锻长板、填空白,深度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。围绕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接活动,用好“桂在益企”服务品牌,用活政府消费券。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加强组织中小企业参加“三赋”行动、“一月一链”融资路演、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,实施好制造业中小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工作。
七、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
(十四)提升产业园区运营水平。推动“2+6”园区全部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和纳入《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》,争取重点发展园区纳入中国—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区。推行“管委会+公司”管理,做优做强园区平台公司。持续推行“来宾木材贷”、“桂惠贷”、“园区贷”等地方特色产品,实施“双容双承诺”审批机制,推行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出让。
(十五)培育壮大园区产业。推动市工业园区在一级园区中创先争优,加快发展铝精深加工、金属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。推动市三江口新区提升为二级园区,加快发展纸基新材料、绿色化工等产业集群,重点推动引进纸基、化工产业配套产业。推动兴宾、武宣、象州工业园区巩固提升二级园区梯队水平,推动各县域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,打造特色优势产业,形成产业错位联动格局。加强园区经济统计分析和运行调度,增强数据穿透式分析研判,服务高效决策调度。加强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培育,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、特色产业鲜明、资源要素汇聚、产业配套完善,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,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价值链融合发展。
(十六)加快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。加强资金筹措,谋划包装园区基础设施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以上,推动正龙路、马坪至石龙供排水、陶邓污水处理厂等基础实施补短板项目建设。鼓励采用“2+N”、“3+N”模式推进园区合作共建,推动市三江口新区与区直企业合作建设新区路网、化工园供水厂污水处理厂,推动市工业园区与区直企业合作建设迁江天然气直供管道项目,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
八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
(十七)深化实体经济服务。持续提升服务效能,建设“企呼政应”智能化服务平台,融合绿、黄、红、黑分级分类四色服务,做好领导调研服务,打造服务企业一流营商环境。持续拓展服务深度,聚焦企业稳增长、项目扩投资、产业做大做强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、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赋能等深入服务。
(十八)加强行业和园区规划。抓好“十四五”规划总结评估,谋划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,主动衔接好国家政策、规划、部署,围绕重点领域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、重大战略任务以及重大改革举措,积极争取一批“三个重大”纳入国家、自治区支持盘子。深化应用广西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全景图、来宾市百亿重点行业全景图谱,持续优化产业布局。按照“1+2+6”模式推进编制全市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、“2+6”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。
(十九)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。落实国家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及自治区文件要求,摸排梳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,核实处置投诉问题线索,推动拖欠问题有序解决。
(二十)统筹安全与发展。坚守安全发展底线,制定2025年工作方案,落实落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压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,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扎实做好企业帮扶、市场保供、安全生产、信访维稳、应急值守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等各项工作。
九、加强理论武装和干部队伍建设
(二十一)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。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。持续深化“工信为工 联企连心”党建品牌建设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,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,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持续深化清廉机关建设。推动作风转变,让实干为要成为全市工信系统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征。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,强化示范引领、正向激励推动作风转变,让想干事、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、干成事。
来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5年2月17日印发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